本網訊通訊員張青云報道:春節(jié)前夕,宜城市人民法院妥善處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的訴訟保全復議案件,既解決了原告公司目前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,又消除訴訟保全措施對被告公司的負面影響,大大緩解了兩公司矛盾,為后續(xù)案件正常審理創(chuàng)造了良好的條件,也為企業(yè)發(fā)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(huán)境。
今年1月26日,該院根據(jù)原告湖北某商貿公司的訴訟保全申請及保全擔保,依法裁定凍結被告襄陽某建材公司銀行賬戶相應資金326萬元。保全措施實施后,被告于1月31日向本院反映賬戶凍結影響公司正常經營。接到投訴后,承辦法官及時聯(lián)系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、法律顧問張某進行釋明,在公司提供等值財產擔保后可申請變更保全措施,也可申請法院組織雙方協(xié)商選擇保全范圍。
2月1日,王某安排公司工作人員提交復議申請、變更保全措施申請。之后,承辦法官又及時聯(lián)系財產保全申請人,在申請人堅決不同意解除或變更財產保全措施的情況下,并反映該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而提起的訴訟。承辦法官耐心向申請人解釋變更保全措施,緩解被申請人的抵觸情緒,同時也從被申請人債務清償能力方面進行開導,消除變更訴訟保全措施后的執(zhí)行顧慮。
承辦法官了解到申請人困難后,建議被告換位思考與原告協(xié)商,可主動支付原告部分貨款以緩解原告經濟危困,剩余貨款及爭議違約金可待開庭后由法院另行判決。經承辦法官耐心細致地疏導,雙方達成了和解意見,被告同意于2月6日上午先支付貨款20萬元,待原告申請解凍賬戶后再支付30萬元,其他未付款爭議待開庭后另行處理。
2月6日下午,該院根據(jù)原告申請作出民事裁定,解除了對被告公司賬戶的凍結。被告在賬戶解除后及時支付30萬元貨款。至此,兩家企業(yè)因財產保全產生的爭議得到圓滿解決。
(編輯:聞俊 編審:余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