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媒評論員周宇涵
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”,夏明翰烈士這首氣壯山河的絕筆詩,歷經(jīng)百年風雨洗禮,至今仍如黃鐘大呂般震撼人心。在迎接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104周年的莊嚴時刻,當我們深情回望那段從石庫門到天安門、從興業(yè)路到復興路的偉大征程,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始終高擎真理火炬、把穩(wěn)初心航舵、揚起實干風帆,在百年奮斗中鑄就的精神豐碑,已然成為我們這個百年大黨永恒的價值追求。
信仰如磐鑄豐碑,理想似火耀征程,百年信念淬煉共產(chǎn)黨人精神底色。李大釗在絞刑架前慷慨陳詞:“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,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(chǎn)主義!”方志敏在獄中寫下:“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,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!”這些用生命鑄就的誓言,印證著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”的精神追求。新征程上,年輕干部當以“千磨萬擊還堅勁”的政治定力筑牢信仰之基,以“路漫漫其修遠兮”的執(zhí)著追求砥礪奮進之志,以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的理論清醒把穩(wěn)思想之舵,始終做真理理想的忠誠守護者、堅定實踐者和模范傳承者。
初心如磐擔使命,丹心似火為民情,百年品格彰顯共產(chǎn)黨人公仆情懷。毛澤東同志曾比喻“共產(chǎn)黨人好比種子,人民好比土地”;焦裕祿“生也沙丘,死也沙丘”的誓言;黃文秀“扶貧路上傾盡所有”……這些動人篇章共同書寫著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”的初心史詩。新征程上,年輕干部當以“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”的為民初心扎根基層,在防汛抗旱的驚濤駭浪中勇做“中流砥柱”,于信訪維穩(wěn)的矛盾漩渦里甘當“定海神針”,在民生實事的田間地頭爭當“開路先鋒”。始終以百姓心為心,用沾滿泥土的雙腳丈量民情,用勤勞的雙手托舉民生,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書寫人民至上的赤誠答卷。
血染征衣志愈堅,敢教日月?lián)Q新天,百年作風鍛造共產(chǎn)黨人英雄氣概。從“寧肯少活二十年”的王進喜到“甘當螺絲釘”的雷鋒,再到“用生命引水”的黃大發(fā),一代代共產(chǎn)黨人用“俯首甘為孺子!钡膶嵏删瘢V寫了“茍利國家生死以”的忠誠篇章。新征程上,年輕干部要傳承好發(fā)揚好他們的優(yōu)良作風、實干精神,以“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”的韌勁破除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,把“群眾滿意”作為最高標準,用“釘釘子”精神將政策落實落細,以“繡花功夫”把工作做精做優(yōu)。
(編輯:聞俊 編審:余倩)